走出思维定势,开启创新视角

作者.

分钟阅读

你好,我是昆昆。前两天和一位创业的朋友聊天,他说:"最怕的不是遇到问题,而是总是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。"这句话让我很有感触。确实,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,固有思维方式往往会成为我们进步的绊脚石。今天,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些年是如何突破思维定势的。

一、发现自己的"思维盲区"

还记得去年我遇到的一件趣事。我习惯每天早上写文章,但经常觉得效率不高。有一天,一位读者留言说:"为什么一定要在早上写呢?"这个简单的问题,却让我愣住了。

仔细想想,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这样的思维定势:

  • "副业一定要等到稳定了才能开始"
  • "学习一定要从基础开始"
  • "成功一定需要名校文凭"

这些"一定要"背后,其实都是我们的思维定势在作祟。

二、为什么我们会陷入思维定势?

说实话,我自己就经常陷入思维定势。后来研究了一下,发现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:

1. 经验主义

最近我在学习视频剪辑,老是不自觉地用写文章的思维方式来做。结果发现,完全是两回事。这就是经验主义的坑:总觉得过去成功的方式,放在新领域也一定管用。

2. 舒适区效应

记得我刚开始写公众号时,总是写一些技术类文章。因为这是我的专业领域,写起来得心应手。但后来发现,读者其实更需要软技能和思维方法方面的分享。走出舒适区,才能看到新的风景。

3. 从众心理

前段时间短视频很火,周围的创作者都开始转型。我也差点盲目跟风,直到一位老读者提醒我:"你的价值在于深度思考和经验分享,这是短视频很难替代的。"

三、如何突破思维定势?

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和实践,我总结了几个有效的方法:

1. 问题翻转法

这是我最常用的方法。每次遇到问题,我会刻意反着想:

  • 与其问"如何提高工作效率",不如问"哪些工作是不必要的"
  • 与其纠结"如何获得更多粉丝",不如想"如何让现有粉丝获得更多价值"
  • 与其苦恼"如何挤出时间学习",不如思考"如何把学习融入日常"

2. 跨界思维

我有个习惯,每个月都会刻意接触一个新领域:

  • 最近在学习园艺,培育植物的过程让我重新思考个人成长的节奏
  • 前阵子研究了一下建筑设计,意外获得了很多做产品的灵感
    整段嘎掉,此段纯属AI举例,非本人行为

3. 假设检验法

遇到棘手问题时,我喜欢做一个假设练习:

  • "如果没有任何资金限制,我会怎么做?"
  • "如果时间倒退三年,我会做出什么不同的选择?"
  • "如果这个问题发生在另一个行业,他们会怎么解决?"

四、一个真实的突破案例

去年我遇到一个创作瓶颈:每周要更新3-4篇文章,常常觉得选题困难。按照惯性思维,我应该:

  1. 多看热点
  2. 多收集素材
  3. 提前规划选题

但用新思维重新思考,我有了不同的解决方案:

  • 建立了读者调研机制,直接了解他们的需求
  • 把单篇文章拆解成系列,深入挖掘话题价值
  • 邀请读者共创,让他们分享实践经验

效果出乎意料的好,不仅解决了选题难题,还提升了和读者的互动性。

五、实践建议

如果你也想突破思维定势,我建议可以这样开始:

日常训练

  1. 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"反常规"小任务
  2. 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完成熟悉的事情
  3. 主动和不同领域的人交流

持续积累

  1. 记录每次突破思维定势的经历
  2. 建立自己的创新思维模型
  3. 定期复盘和总结

记住,突破思维定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。就像我经营这个公众号,一开始也是战战兢兢,生怕写错写偏。但慢慢地,我学会了信任自己的判断,敢于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形式。

现在回头看,那些突破定势的时刻,往往也是个人成长最快的时候。
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你有没有遇到过被思维定势限制的经历?是怎么突破的?欢迎在评论区和我分享你的故事。

微信关注,更多互动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